乌拉特婚礼
乌拉特蒙古族的婚嫁习俗,以其独特的风格区别于其它部落的婚礼。其全过程可分为求婚、订婚、娶亲、拜火、回门5个环节。
求婚
旧时蒙古族的定婚年龄在15岁以后,不满15岁不成婚。在习惯上女方的年龄略小于男方,但一般不超过4、5岁。乌拉特蒙古族求婚,在解放前是父母包办。求婚时找个代理人,蒙语叫“照齐”,即“媒人”的意思。媒人另找一二人,携带4个圆饼、白酒、哈达等礼品,前往女家。之后,先将四个圆饼入盘摆在桌上,接着给女方老人敬酒,献上哈达,同时提出为某某人家的孩子求婚。对方老人如果接了哈达,就意味着同意求婚。
订婚
订婚比求婚略复杂。带的礼品有整羊、白酒、圆饼、哈达等。男方到后,先将礼品敬献给亲家,而后敬酒,再坐下来商谈彩礼。蒙话叫“玛拉萌格”。彩礼包括牛马驼羊,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可多可少。谈彩礼的过程实际上是坐唱过程。蒙语叫“乃日”,是联谊的意思。宾朋贵客坐上席,放乌查(即羊背子),敬酒,念敬酒辞,唱敬酒歌。祝辞由一个来念,敬酒歌则由女方请来的歌手站立在蒙古包的东南角歌唱。每唱一次歌大家饮一次酒;每唱完三支歌后,在座的人们回唱一支歌,敬歌手一盅酒。这支歌的大意是,在座的人们表示愿意欢聚一堂,共同欢乐,顺便也是让歌手休息一下。所唱的3首传统歌是:《永恒之福》、《缔造之福》、《先辈之祝福》,统称“三福”。
娶亲
娶亲是乌拉特婚礼的高潮。据记载,蒙古族在800年前成亲时从远方聘娶。这个习俗慢慢进化演变成了现代蒙古族成亲奔远方,娶亲在天亮的习惯。娶亲时娘家也待客,放乌查、敬酒、唱歌、举行坐唱,等待男方娶亲到来。还要请一位能说、能唱、能喝酒的总代东。娶亲时陪同新郎的有媒人、伴女婿和长辈各一人,青年男女数人,念唱赞词者一人,共约六、七人。
拜火
汉族习惯是拜天地成亲,蒙古族则拜火成亲。拜火是乌拉特婚礼的又一高潮。新娘来临之前,男方接待客人进行一般性红火。得知新娘来临,长辈不出门迎接,只是同辈人出门迎接。新娘下马时,必须有人搀扶,脚不得着土,必须踏着地毯或毛毡入新房。而后进行梳头,佩戴首饰,身着新装,准备拜火。乌拉特的习惯是先拜火,后拜父母双亲和长辈。而且只是新娘一个人拜火,此时新郎则在忙于给来宾敬酒。新娘拜火时头蒙纱,不得露出脸来。拜火和拜见老人时,只是在蒙古包的东南角炉灶前磕头,而且这种磕头不是趴地磕头,只是点头表示(因为新娘头上带有至少十斤重的首饰,不便趴地)。 吧
新娘磕头以辈数和年龄为序,总代东念唱长辈和来客称呼,念一个点一次头,女伴在一边压头。磕头时长辈们都有礼品,大至牛马驼羊,小至衣料银圆。赠送牲畜时必须是生产母畜,这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新娘磕完头就要退出。
这时青年们从外面将门推住,不让新娘出。新娘只有把平时绣好的手帕、烟荷包、或糖块送给他们才可出门。这和汉族习俗中耍笑新娘是一回事,但蒙古族习俗中,要耍笑新娘只有在这个时候,别的时候是不允许的。特别不允许像汉族那样闹洞房。更不允许娶新耍旧,耍笑老人。
新娘出去后,取掉蒙头纱,戴好首饰,穿好服装,再度返回客房向大家请安问好,并同长辈和来客交换鼻烟壶。然后为客人倒茶敬酒,婚礼酒宴就此开始。酒宴开始时,必须先上茶,然后敬酒,跟着上羊背子(即乌查)。敬酒时必须念祝酒词,放乌查时,必须念唱放羊背子的赞词。而且唱婚礼歌,即唱“天福”。根据乌拉特部落的习惯,演唱婚礼歌的歌手是男性歌手两名。婚礼的延续时间一般是:一天。天晚,来客离去。富贵人家在婚礼时间的延续上比普通百姓要长,但最长也只是三天。
探望闺女
送亲者到新房探望闺女是一种仪式。有当日探望和几日后探望两种。探望闺女虽然很简单,但也很重要。因为女方不探望姑娘,那么姑娘就不便回门。
回门
乌拉特婚礼中的回门,由婆婆领上儿子和儿媳,带上整羊、圆饼、白酒前往女方家。时间上没有固定日期,只是在婚礼后的适当时候,或者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回门时,娘家也要举行酒席宴会,款待女婿和亲家。
乌拉特婚礼 - 特色
新郎必须戴帽子,婆婆给儿媳起名字
乌拉特蒙古族婚姻,在解放前一般由父母包办。若哪家的男子到了该结婚的年龄,父母就利用各种机会,为其选择佳偶。一般情况下,婚嫁年龄小伙在18到22岁之间,姑娘在17到20岁。
结婚与未婚的蒙古族女子在发髻上有着严格的区别,所以通过女子的发髻就能知道是否已经结婚。如果相中了哪家姑娘,并了解其父母也有此意时,就邀请一位热心肠的、在当地较有威信的人作为“招戚”(媒人),带上礼品去女方家,说明来意,敬酒献哈达。如果女方长辈接收了哈达,就意味着女方同意了这门亲事,那么求婚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到了订亲的那一天,媒人领着女婿和男方长辈以及亲戚带着礼品到女方家,大多数是整羊、砖茶等,商量订婚的有关事宜。订婚主要有两层内容:一是洽谈彩礼,实际上是女方与男方讨价还价的过程;二是商定娶亲的日期。订婚时带的礼品,根据需要和贫富而定,富者可带羊乌叉(整羊背子)、哈达、白酒等。多数人带一套茶礼(即哈达、4块原油饼、一块砖茶、若干瓶白酒)。茶礼是代替羊乌叉的,属于重礼,4块油饼代替4条羊腿,砖茶代替羊背子。
娶亲的大概日期在订婚时已经选定,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在娶亲前,还要互相通报情况,确定娶亲、送亲的人数和来娶的具体时间,有的还要提前送彩礼。
娶亲队伍启程时,男方唱起“辞行曲”,新娘在伴娘的照应下,告别双亲和家人,依依惜别。一般情况下,娶亲队伍在7~9点之间回来,最晚不超过10点。从女方家到男方家的途中,娶亲、送亲双方不是只顾赶路,还有热闹的追逐戏斗场面。击镫、抢帽是娶亲路上一场极为激烈而热闹的场面。因为乌拉特蒙古族在喜庆婚宴上如果不戴帽子,要被视为没有礼貌。
按照乌拉特婚礼的风俗,新媳妇到婆家之后,婆婆要给她起一个新名字,一般在结婚之前就已经起好了。当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新媳妇要早早起来在伴娘的帮助下开始煮砖茶,做第一顿饭。
唱律歌、敬喜杯是特色
各地蒙古族婚礼文化在好多环节有相似之处,但有两个方面是乌拉特婚礼所特有的内容。”
一是,在乌拉特婚礼中,要专门聘请歌手唱婚礼歌曲——律歌,为婚礼制造热闹喜庆的氛围。普通平民百姓家庭一般请3~5名歌手,富裕的人家按照经济水平可以请更多。而且歌手唱歌全部清唱,不用任何乐器伴奏。所唱歌曲曲目和顺序有规定,不能颠倒也不能随意更改。歌手所唱歌曲均由梅日更活佛创作(梅日更活佛是18世纪著名音乐创作家,创作了80首歌曲)。在婚礼中,一般人家举行婚礼唱九首歌,大家族可以唱十八首或更多,能持续三天三夜。
乌拉特婚礼中第二个特殊地方是“敬喜杯”。当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给每一位来宾敬酒时,来宾必须当场赠送礼品表示祝贺,这个风俗叫做“敬喜杯”。所以在参加婚礼时,来宾一般要准备两份礼品,一份送给举办喜事的男方家人,另一份则在婚礼上送给新郎和新娘。当时人们赠送的礼品大部分是牛、羊、骆驼、褥单等等,给钱的比较少。
乌拉特人结婚时对新娘头饰比较重视,一般情况下在儿子快到结婚年龄时的前几年,父母就开始为未来儿媳准备结婚的头饰。所以在整个婚礼中头饰的资金投入比较大。但大部分婚礼的头饰是祖辈传下来的,如果儿子较多,一般祖传头饰由最小的儿子继承,其他儿子结婚所用的婚礼头饰就要另外用心准备。
乌拉特婚礼 - 保护传承
两种情况下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副院长、民族学与宗教学教授巴孟和:“可以说在60年代以前,乌拉特的婚礼仪式相当的隆重,但自从文革以后,乌拉特的婚礼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传统婚礼文化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文革时,要求‘破四旧’,好多蒙古族的衣服、头饰、银碗都被损坏,寺庙、经书等都被焚烧。在我结婚的时候,我爱人就没有头饰了,因为在文革中她的头饰已经遗失了。如果没有‘文革’,传统文化不会被破坏的这么严重。”
谈到传统文化的破坏和遗失,巴孟和感到痛心,但如何才能恢复、保护、传承乌拉特婚礼这种民俗文化呢?巴孟和有自己的看法。
“在两种情况下,对传统文化的恢复比较好。一种是在特别富裕的地方,当人们经济上比较富裕时,他们开始注重文化,提倡传统文化的复苏。像鄂尔多斯地区,这些年来传统文化就恢复的比较好。另外一种情况是在贫困的地方,因为贫困人们开始寻找赚钱的办法,那么传统文化就成为他们赚钱的一种手段,他们把民族传统文化变成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增收手段。在这里,传统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身份,而变成一种表演的成分。像现在在一些落后偏僻的地区,利用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比如服饰、房屋、古迹等等。”巴孟和说。“我们期待着能有更加有效的方式来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让类似于乌拉特婚礼这样的民俗文化能够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