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
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所在位置:

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校园

乌拉特前旗政府门户网站 2024年02月27日 09:27 编辑: 王彦鑫 来源: 乌拉特前旗融媒
  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展示了民族团结正能量;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弘扬了心手相连民族情;一堂堂内容丰富的文化课程,培育了全体师生爱国情……走进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民族团结宣传氛围格外浓厚。 

干净整洁的教学楼里传来阵阵朗朗书声,初二(9)班教室里,一堂中华经典诵读课正在进行。学生们身着古风汉服,吟诵圣人篇章,循着先贤的足迹,聆听古人的教诲,传承华夏文明。

  “中华经典诵读课,让我对诗词、文学、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加深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初二(9)班满族学生龙昕昕说。

  为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旗第三中学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利用“开学第一课”和思政课,把民族团结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组建领导干部、思政教师、党员教师宣讲方阵,齐上讲台到各个班级宣讲,为学生带去“精神营养餐”。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三观,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担负起促进民族团结的重任,让民族团结之根深深地植入到学生心中。”旗第三中学思政课教师王倩宇说。

  民族团结一家亲、红船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步入旗第三中学精心打造的中华文化剪纸艺术展示长廊,党的百年历史化作一幅幅剪纸作品,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旗第三中学把剪纸活动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团结,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

  “学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在校园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校园宣传阵地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践行爱国主义,培育家国情怀。”旗第三中学德育主任韩学妍说。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活动载体,才能使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旗第三中学结合多民族舞蹈动作,编创了一套青春飞扬、活力四射的动感体操,每天上午的大课间,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涌入操场,踏着节拍,舞动青春,充分展现新时代阳光少年满满的“精气神”。

  “很喜欢学校的大课间操,我平时也学唱民族歌、学跳民族舞,深刻感受到咱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魅力。”初一(6)班周书瑶说。

  本着各民族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宗旨,旗第三中学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帮教计划。目前,形成了3对职工对子,10对学生对子。教师对子在教学方法、民族艺术上进行交流和互换意见,学生对子在生活学习中互帮互助,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进步,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我们班级里有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同学,虽然我们民族不同,但是我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是一致的,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初二(4)班白皓天说。

  旗第三中学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有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土族等6个民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家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课程、融进课堂,随着民族团结教学教育的不断深入,全校各民族学生、老师的友谊得到了加深、感情得到了交融,“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牢牢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2023年该校获评巴彦淖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程,校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通过“大手拉小手,永远跟党走”“小小石榴籽,紧紧抱成团”等民族团结活动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大力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也将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推动我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旗第三中学副校长任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