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市委宣传部连续举办了七届河套文化研究学术论文评选活动,累计征集到稿件近800篇,评选出优秀论文近400篇,编辑刊发《河套文化》期刊25期,已逐步成为全市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加强河套文化研究、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按照《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意见>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北疆文化理论研究工作,以河套文化研究成效助力北疆文化建设,决定开展第八届河套文化研究学术论文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优秀学术论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稿内容
本次征文活动聚焦北疆文化主题,紧扣河套文化理论研究实际,选题方向围绕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形态,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等内容展开。
(一)选题方向
1.河套文化与北疆文化的关系,借鉴多种方法,从多个维度阐释二者间的学理、哲理及现实关系。
2.河套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研究梳理北疆文化视域下河套文化包含哪些丰富内容,河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状态,探讨如何进行分类,并通过分析、例说、类比等方法,总结其鲜明的文化特征。
3.河套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阐发北疆文化视域下河套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时代价值,以及如河激活、运用这种价值。
4.弘扬河套文化的实践路径,立足当今时代条件和当前现实,基于文化认知、认同和价值实现的需求,探讨如何推动河套文化在北疆文化战略下进一步繁荣发展。
5.乌拉特前旗红色文化研究,充分挖掘乌拉特前旗红色文化资源,包括各类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和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以及保护、宣传展示、作用发挥、时代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6.乌拉特前旗草原文化研究,从历史底蕴和发展创新历程中,系统挖掘草原文化所涵盖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内容,特别是草原文化中蕴含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统一的典型形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理念等。
7.乌拉特前旗农耕文化研究,系统梳理乌拉特前旗农耕文化,包括移民开发、军屯民屯、守边固边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农业开发史、生态变迁史,以及包含在其中的农耕器用实物、思想意识、典章制度、民俗民风等内容,还可以延伸到农牧融合、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比较等研究。
8.乌拉特前旗黄河文化研究,重点探讨黄河文化与河套文化的辩证关系,河套地区黄河文化与边塞文化、草原文化、移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同时关注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围绕水利文化特色,多角度阐释其历史传承价值及现实意义。
9.乌拉特前旗长城文化研究,研究乌拉特前旗塞防体系与长城文物遗产保护,长城文化价值发掘等内容,体现其蕴含中华文明历史情感、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特殊作用。
10.阴山岩画研究,包括阴山岩画的发现、解读、断代研究,遗产保护、展示、应用以及艺术价值、考古价值,阴山岩画在国内及国际岩画界的地位及作用发挥,阴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对策及措施研究,也可扩展到内蒙古岩画、中国北方岩画及岩画共性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讲清楚乌拉特前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探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
12.“蒙古马精神”研释,通过分析历史传承和现实表达,充分研究诠释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内核。
13.“三北精神”研释,深入诠释有干劲、有拼劲、有韧劲,忠诚奉献品格和开拓进取状态的历史底蕴,研究如何在现实中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4.诚信文化研究,深入挖掘乌拉特前旗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涌现的诚信典型、守望相助中体现的诚信品质、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中包含的诚信追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蕴含的诚信理念,并进行阐释。
15.乌拉特前旗人文品格、人文精神研究,基于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现实需要,提炼乌拉特前旗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伟大实践孕育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品格和人文精神。全面展示乌拉特前旗人忠诚勇敢、包容厚道、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树立可亲可爱可敬的乌拉特前旗形象。
16.其他相关研究,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边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视野中的北疆文化、河套文化研究。
二、征稿要求
(一)此处所列题目仅为选题方向,可自拟题目进行研究撰写。文稿要求紧扣北疆文化、河套文化主题,观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文字简练流畅;要充分体现学术性、可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字数控制在5000字左右。
(二)题目、摘要、关键词必须完整;如摘编或引用了他人资料,应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文稿请用word文档排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三)论文文稿应保证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重复率应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
(四)活动主办方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文章末尾注明;请投稿作者在文章末尾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通信地址、邮箱等),以便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
三、奖励方式
(一)主办方拟在6月底召开河套文化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前的来稿,视文章质量,推荐为会议交流文章。
(二)后续截稿时间为2024年8月15日,成稿随时可发送河套文化研究所乌拉特前旗分所,再统一汇总报送至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
(三)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评选,分一、二、三类进行奖励,并择优在《河套文化》、《巴彦淖尔日报》等刊物上刊载。
四、投稿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吕 利
电 话:0478—3248508
手 机:15048818086
邮 箱:qqlt888@163.com
地 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镇政府6楼
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
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乌拉特前旗分所
2024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