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审计将采取“政策审计”“项目审计”“财务审计”和“大数据分析”4种模式,聚焦全旗16个苏木镇农牧渔场财政惠农惠牧补贴兑现、农牧业保险政策落实、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等情况,紧盯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项目建设运营、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审计主线,全面发挥审计监督职责,服务推动全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以政策跟踪审计为重点,关注政策贯彻落实。聚焦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围绕政策落地和政策效果进行核实,确保政策的合理性、连贯性和有效性。充分揭示制度缺陷、管理漏洞、执行偏差等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整改,推动政策的优化和完善,确保乡村振兴政策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
以项目投资审计为抓手,关注重点项目建设。对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包括项目的规划、立项、招投标、实施、验收等环节,审查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重点关注项目的审批程序是否合法、资金使用是否规范、实施效果是否达标。通过重点项目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项目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以财政资金审计为核心,关注资金使用绩效。对乡村振兴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进行全过程审计,防止资金被挪用、截留或浪费。重点审计资金的投向是否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真正用于乡村振兴。建立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对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的绩效进行评估,重点关注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节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的影响,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