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人民政府
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所在位置:

乌拉山镇:南大坝组的生态路

乌拉特前旗政府门户网站 2024年09月05日 17:03 编辑: 王彦鑫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近日,在乌拉山镇盐海村南大坝组笔者看到,今年4月份全旗干部群众义务栽植的新疆大沙枣、杜梨等苗木已成活,绿意盎然。这些苗木的茁壮成长,预示着这里不仅可以抵御风沙,未来还能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

  今年,乌拉特前旗围绕“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开展套内零星沙丘治理工作。投资约189.29万元,在盐海村南大坝组1370亩沙丘实施乔木造林、灌草混播、工程固沙、外围网围栏围封等治理措施。乔木造林124亩,种植3行新疆大沙枣和杜梨等树种,灌草结合233亩,主要种子为柠条、沙打旺、花棒、沙米等,工程固沙217亩,围栏围封6000余米。共栽植枣树、杜梨等苗木4.9万余株,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片地我们选的树种是新疆大沙枣和杜梨,皆具有抗风沙和耐干旱的作用,几年后结出来的大沙枣效益也很可观。杜梨通过嫁接梨树,结出来苹果梨、早酥梨,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我们通过引导周边村民抚育管护这片树,提高经济林木的产量与质量,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产业办主任邬海涛说。

  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抚育管护期为3年。在此期间,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将全力保障林木健康成长,3年后,整体移交乌拉山镇盐海村党支部,鼓励村民参与经济林的经营,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路径,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南大坝组的村民们看着茁壮成长的苗木,眼中充满了希望,推开门窗,风沙的困扰已不复存在,空气变得清新宜人,村庄周围的环境也有了显著的改善。盐海村南大坝组的实践证明,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并非遥不可及。当地村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确保技术培训和后期管护跟进到位,助力村民提高收入,共享生态建设成果。